单板滑雪
银蓝档案 | 从ICU到单板滑雪传奇,他的人生坚不可摧
这份力量,源自热爱。
他打破了滑雪运动的地域偏见:来自平原,却天赋异禀;
他年少成名,20岁在一场X Games比赛上赢了单板之王肖恩·怀特、21岁斩获了加拿大史上首枚奥运单板滑雪奖牌;
2020年,他与梅西、基普乔格、费德勒等众多传奇同台,参选劳伦斯最佳极限运动员奖;
他爬到过巅峰,也跌入过低谷。
职业生涯中的数次受伤,让他遭受了巨大磨难,最严重的一次断了17根骨头,在ICU里生死未卜。
但仅11个月后,他便带着身上6块碎骨,奇迹般地站上了平昌奥运领奖台。
他就是加拿大“国民骄傲”、奥地利Red Bull运动员——马克·麦克莫里斯。
平原,不代表平凡
1993年12月9日,马克出生在加拿大,是家中的老二,有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哥哥。由于年纪相仿且同样好胜,马克与哥哥从小互不相让,凡事都要争个高下,例如谁先上车、谁坐前排、谁喝水比较快……
这种竞争也体现在运动上。
起先,马克主攻的是冰球,但看到哥哥每天都在开心地玩单板滑雪,马克内心十分羡慕,随即决定跟随哥哥脚步,加入了当地的单板滑雪队。
俗话说万事开头难,马克也不例外。
一开始,他的滑雪之路并不被外界看好,因为相比其他孩子,他的能力不算优秀,且来自平原地区。
滑雪运动因其特殊性,通常都需要“依靠山”来进行比赛和训练,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更看好高山孩子的原因。而马克的家乡里贾纳是远近闻名的平原地区,虽说降雪量足够,但远未达到滑雪所需的条件,更别提走出过什么职业滑手。
好在马克的教练不这么认为。在他眼里,热爱才是单板滑雪最重要的天赋,而马克在这点上非常突出。
为了获得更好的训练,他经常跟着教练坐上十几小时的车,去往远离城市的山区,即便每次到达雪场的时间都在第二天凌晨,但他在早上五六点就会整装待发。
在训练场上,他也总与哥哥互相比拼追赶,不断为下一个新目标努力。
“从第一天起,他们就非常努力且竞争性十足。如果有人完成了一个新动作,那另外一个人也会立马想要去完成,即便他还没有真正做好准备。”
事实证明,教练是对的。
因为没过多久,马克就完成了人生第一个Back 10 Double Cork动作,也是那一年唯一尝试且完成的人,即使与当时最具天赋的选手相比,马克也丝毫不差。
更令人意想不到的,是短短几年后马克就拥有了正面挑战肖恩·怀特的实力。
压力,是最强的动力
马克真正走上职业道路的节点,是在获得首个世界杯金牌以后。
在奥地利Red Bull的帮助下,他开始有了更全面的训练与更广泛的影响力。
一个来自X Games组委会的电话,更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
“从小我就在电视看X Games的比赛,当它是极限运动的天花板,想到现在竟然能亲身参与,感觉像是在做梦。”
自信爆棚的马克也没令人失望,在参加的第一届X-Games上他就斩获了奖牌。随后他又立马打破世界纪录,成为首位完成后空翻1440度的单板滑雪选手。接着,他成为了继肖恩·怀特后又一位同届比赛拿到两枚金牌的选手。
绝佳的成绩,让马克迅速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天才少年,不仅有了很多粉丝,更是商约不断。
不过最让人们期待的,是他即将在X Games 单板滑雪坡道障碍赛上对决肖恩·怀特。
赛前的各种媒体采访、随处可见的对决海报,让比赛充满了火药味。
夸张的宣传带给了马克前所未有的压力,也开始要求他学会如何面对压力。
最终,马克凭借完美发挥获得了全场最高的98分,一举打破尘封已久的历史纪录。肖恩也在第一时间对马克进行了祝贺,让赛前的谣言不攻自破,更向世人展现了单板滑雪最宝贵的一面——激励与传承。
“他们怎么讲都可以,但我喜欢用老派的方式——靠行动说话。对我来说,压力就是最好的动力。我也确信自己一定能拥有长久的职业生涯,成为单板滑雪历史的一部分。”
至暗时刻
如果说赛场的成绩,让马克成为了巨星,那令他跨入传奇的,则是他面对伤病所展现的信念,尤其是2017年的那次“至暗时刻”。
那天,马克正与哥哥一行人在大山拍摄一个从坡上飞下的镜头。
由于突发大雾,拍摄难度瞬间提升。马克哥哥先尝试了几次,虽然没成功,但兄弟俩依然认为可行。
轮到马克时,意外发生了。起跳后的他并未做出设计好的动作,反而径直撞上了大树。
看到马克落地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,众人瞬间意识到——出大事了。
据马克哥哥回忆:“马克撞到树上的画面就像是被炮弹炸飞一样。“
更要命的是,他们身处大山之中,附近并没有医院,只能等待救援飞机的到来。
如果不是哥哥带着卫星电话,没人敢想马克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。
更要命的是,他们身处大山之中,附近并没有医院,只能等待救援飞机的到来。
如果不是哥哥带着卫星电话,没人敢想马克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。
原本众人希望将马克移到更安全的地方,但马克嘴角流出的深红色鲜血打破了计划,因为没人知道他哪里受了伤。
这次意外导致他下巴、左臂、骨盆、肋骨等多达17处骨折,另外伴有脾脏破碎与肺组织萎缩等症状。
两天的时间里,他进行了多次手术。
马克昏迷期间,家人询问医生,他的未来会怎样,得到的回答是:“我现在更关心的是,他还有没有未来。”
但即便是这样,马克也没有丝毫减弱对单板滑雪的热爱。在醒来不久后,他就冒出了一句让众人震惊的话:“我要参加下一届奥运会,我不想错过它。”
要知道他刚从死神那里捡回了条命,现在除了躺着,他什么也做不了。
“我当时真的以为我要死了,甚至对这项运动有了消极的看法,我会问自己‘我在做什么’、‘我为什么要去滑雪’,但等到身体有所好转后,给我重生的勇气依然是单板滑雪。”
出院后,马克就定下了重回赛场的目标。
但康复治疗是个漫长且痛苦的阶段,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尤其如此。
由于肺部受伤,一开始他无法坐飞机,只能留在当地进行恢复,目标是“先做个正常人”。
等到真正开始进行恢复训练时,这趟回归之旅的艰难才逐渐显现。
康复师对他的评价是:“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非常虚弱,行动非常慢,就像是个拖着步子走路的百岁老人。”
为了更快地进行恢复,马克需要时常忍受着碎骨传来的剧痛;为了找回肌肉的感觉,马克只能用意志与受伤的神经对抗。
“除了身体,那段时间我也会经常锻炼自己的大脑,因为我意识到战胜心魔,也是必经的过程。”
正是凭借这种顽强意志,仅仅8个月后,马克就重新站上了世界大赛的领奖台,而后三个月,他更带着身上6块碎骨,为加拿大队再次摘得了奥运奖牌。
奥组委也甚至在赛后为他发出感慨:“坚不可摧,这就是马克·麦克莫里斯。”
ENDING:
“那次伤病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挫折,但也是因为它,才有了现在的我。”
经历“至暗时刻”后,马克越来越意识到凡事没有理所当然,他变得更懂感恩,更珍惜一切。
也是这种人生态度,让马克不断享受着后来的单板滑雪生涯,并继续挑战极限:
至今,他一共征战了13届X Games比赛,获得了11金8银3铜共22枚男子坡道障碍技巧赛奖牌,超越肖恩·怀特成为了该项目历史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;
他也打破过单板滑雪纪录,成为史上首个完成Backside Triple Cork 1440的男子选手;
在2022年,他还带着自己喜爱的“大熊猫”配色雪板,拿下了生涯第三枚奥运奖牌。
要说唯一遗憾的,那就是连续三届冬奥会,他都与金牌无缘,但谁也不可否认的是,他已成为了单板滑雪史上最伟大的滑手之一。
同时,他也不断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,鼓励更多年轻人去追寻自己的热爱:
在2018年,他联手奥地利Red Bull拍了一部名为《Unbroken》的纪录片,真实还原自己如何从生死边缘回到奥运赛场的过程,给予世人面对困境挫折的勇气;
45 分钟
Unbroken
当Mark McMorris努力重新回到他的滑雪板上时,我们看到了最脆弱的他,也看到了最坚韧的他……
面对来势汹汹的新生代滑手,他也从来不避讳彼此的竞争关系,反而带领他们一起训练。正如他在《Chasing Winter》这部片子里所展现的那样——单板滑雪不是冷酷的竞争,而是携手同行。
42 分钟
Chasing Winter
跟随Mark McMorris和朋友们为2022 赛季做准备。
更重要的是,他从未改变对于单板滑雪的热爱。
即便早已不再年轻,即便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与不如意,他依然是那个与哥哥互不相让、会因单板兴奋到睡不着的热血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