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ames
先別提AR了,你聽過《Ingress》嗎?想討論什麼是構成《Pokemon Go》成功樂趣的重點元素,該先瞭解的是這款讓你在現實地圖上扮演探員的作品
在全球鬧得沸沸揚揚,舉世關注的《Pokemon Go》,之所以能掀起這樣的盛況可以說是齊聚各種強力優勢的結果。累積多年的世界級IP《Pokemon》、以擴增實境技術讓現實與遊戲更有結合感、並善用與Goolge Map圖資的結合讓人走向戶外,宛如在現實世界中當個神奇寶貝大師。
《Pokemon》作為IP的強大毋庸置疑,不只在日本本地與鄰近的亞洲文化圈,歐美玩家對《Pokemon》的熱情高漲到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。毫無疑問,這個IP的強大是讓《Pokemon Go》能受到如此關注的一大重點,但強大的IP也必須有得當的運用才能真正發揮威力。在《Pokemon Go》這個例子中,整個遊戲的骨幹來自於Niantic Labs在前一款作品《Ingress》中累積的經驗與扎根的基礎。
《Pokemon Go》與《Ingress》的開發公司Niantic Labs是Google內部創業而成的工作室,成立於2010年,推出的App是Android系統的「Field Trip」,緊接著在2012年讓《Ingress》這個概念強大、結合虛擬與現實的作品問世。
《Ingress》是一款以「入侵」作為主旨的遊戲,玩家在這套玩法中扮演的是一個個負責執行入侵動作的「探員」,分別代表著「啟蒙軍」與「反抗軍」兩大陣營。這兩個陣營的目的是搶奪一種歐洲科學家新發現的虛構能量「XM(Exotic Matter)」,啟蒙軍打算靠著XM的力量支配世界,反抗軍則試圖阻止。
《Ingress》如果把結構攤開來看,和一款一般的多人連線遊戲並沒有很大的差異,但是一個概念的置換讓這款作品異軍突起。那就是一般我們在遊戲中冒險的虛構世界,在《Ingress》中替換為我們身邊的現實世界,用以進行遊戲的地圖不是別的,正是真實世界的地圖。
Niantic Labs能達成這件事靠的無非是本身作為Google內部創業公司的資源優勢。如果要把現實世界作為遊戲場景,還有誰擁有比Google Map更完善的資料庫?
把實際上執行的舉動拉出來看,參與《Ingress》的探員們就像是把路邊遇到的一個地標、場所,甚至可能是個消防栓或變電箱,當成自己的「攻擊」目標,透過身為探員的入侵手段獲取資源、攻佔據點、擴大自己陣營的地盤。隨著作為探員越來越熟練,會擁有更高的入侵等級,當然也能在各種場所為自己的陣營建立據點。
對遊戲玩家來說,《Ingress》帶來了一個一般玩遊戲沒有的元素:「走出戶外」。一般的手機遊戲雖然走到哪都能玩,但另一方面來看「在哪玩」這件事並沒有帶來任何意義。
躺在床上也是玩、窩在沙發也是玩,雖然到外面也能玩,但與其去網路環境差又不舒適的戶外,窩在家裡顯然是更聰明的選擇。窩在家裡玩《Ingress》?能做的事很快會只剩面對鄰近的據點發呆,走出門看看外面的世界吧,朋友們。
《Pokemon Go》這款作品大量運用了《Ingress》的經驗與資源。將過去Pokemon訓練師的冒險旅程搬上現實地圖。入侵攻擊的能量塔換成各種可以捕捉的Pokemon、大型據點換成旅途必須的補給站或道館,使用同樣圖資、類似的玩法套上不同的規則與形象。
實際上做的事情很像,但是提供的是玩全不同而且吸引更多玩家的體驗。想想,有多少人曾在年少時幻想過成為Pokemon大師?圓夢的道路正隨著《Pokemon Go》的問世逐漸清晰。
手機遊戲在紐澳先行推出試營運原本已經是個產業慣例,這次卻引起軒然大波,正是全世界想當Pokemon大師的人如此之多的證據。
在《Pokemon Go》話題興起後,還出現了這是「AR遊戲力壓VR的勝利」,這個敘述其實大有問題。因為《Pokemon GO》中的AR運用是一種非常附帶、提昇情境用的Bonus,和核心的遊戲性半點關係也沒有,遊戲中甚至還提供了關閉不使用AR的選項。
AR擴增實境提供了與VR虛擬實境不同的體驗與應用變化,且不說兩者本來就是沒必要分高下的相異技術,《Pokemon Go》根本就不是能支持AR的有力Case。《Ingress》與《Pokemon Go》運用了廣義的擴增實境,但並沒有在「AR技術」上過多著墨與深入應用。
幾天前《Pokemon Go》終於在娘家的日本本國也開放,接下來也還會陸續開始其他地區的服務。可以確定的是從《Ingress》的前例來看,《Pokemon Go》基本也將有Niantic Labs直接負責全球各區的營運。在《Ingress》營運的這幾年中,數個大型實際活動舉辦在台灣的各個城市。
比起關注正式推出前那對真假摻和的紛擾訊息,不如先打開《Ingress》感受真正走向戶外現實世界的遊戲樂趣吧。
想要更多遊戲/電競相關深入報導?
請隨時回來 Red Bull遊戲頻道觀看最新資訊吧。
想要隨時掌握 RedBull.com豐富精采內容嗎?
歡迎在此下載 RedBull.com/app,時時刻刻觀賞挑戰極限的爆發力。
或在社群媒體上關注Red Bull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