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ro Díaz 和 Iván Ramirez 一起訓練
© Jaime Fernandez Diaz/Red Bull Content Pool
Fitness Training

重訓做越多越好?九個現象顯示訓練過頭拉!

人們都渴望在自己所愛的運動全心投入,因為沒有什麼比在努力訓練之後,成績獲得進步、突破個人紀錄,以及贏得勝利更開心的事,但是過多的訓練量,可能會使造成身體的負擔而本末倒置。
由 Ashley Quinlan 編寫
4 min read發佈於

本輯,團隊邀請到英國划艇專業教練Dan Harris一同談談,也幫助大家確定自己是不是有這些現象,並協助各位改善情況,熱愛重訓的你千萬別錯過了!

現象一:心律不穩定

「我們一直使用一個基準來測量靜息心律,而測量的最佳時機,就是在早晨清醒的時刻。」Harris說。
在森林裡訓練與休息。

記得要記錄心率,並在需要時懂得放慢速度。

© Getty Images

Harris繼續說:「假使在任何一個清早,只要比基準高十個或以上的跳動,我們會立刻請他(運動員)離開,或直接送他回家。」

現象二:達不到正常水準

當在那裡待上幾天或是幾周過去,始終達不到我們所期望的目標。Harris認為,這應該被視作過度訓練的有力指標。
游泳者坐在游泳池的底部。

運動訓練過程中經常感覺到不舒服

© Gines Diaz/Red Bull Content Pool

「如果你過度訓練,那可能很難達到平時的水準。」他接著說:「如果這只發生過一次倒是還好,代表你可能在上完課之後有些疲勞。要注意的是,別在低級別與低強度之間進行訓練,因為這能顯示出一個更清楚的跡象,那就是比起高強度間歇訓練而言,你的疲勞狀態更明確。

現象三:感到非常疲累

Harris表示,疲勞可以指身體或心裡上,有可能會同時產生,而且經常這樣。
Ryan Sandes 和 Ryno Griesel 在 Drakensburg Grand Traverse 之後。

身體容易出現疲備感

© Kelvin Trautman / Red Bull Content Pool

「我發現精神疲勞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因為你不能專注在訓練中你需要做的事。」他說。「同時,鍛煉後的產生的酸痛感,也許會比平常持續更久,因此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,還會更加疲勞。」

現象四:你的睡眠品質下降;失眠

你可能會認為,因為過度訓練而感到疲倦,睡覺會變得容易,不過重要的是要認清楚何謂真正的睡眠品質。
Harris說:「很多運動員在過度訓練後,會發現他們只是一直想睡覺,而不是在該睡的時候就寢。舉例來說,他們或許在中午午睡很長一段時間,為了趕上「有睡覺的感覺」,反而在晚上該睡的時間缺乏足夠的睡眠。」
足夠的睡眠將有助於身體肌肉的恢復。

睡眠將有助於身體的恢復

© Beartooth

「總而言之,這種不正常的睡眠情況,會對正常的睡覺品質,與身體恢復的情況產生不利的影響。」Harris表示。

現象五:心情低落

無論你是職業或者業餘運動員,只要認真投入一項運動時,你的整體心境及情緒都會自然地受此影響。
就像轉動斧頭使兩邊晃動,我們的腦內啡也可以平衡好的表現,或者是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失望的感覺。
Tahnée Seagrave 非賽季會使用飛輪機來進行訓練。

健身在 Tahnée Seagrave 的訓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

© Dave Mackison

Harris解釋說:「若在訓練時感到情緒低落,這可能是疲勞直接的結果,不過我發現,這也許是源於簡單的厭倦,不確定真正的因素是什麼。但請記住,一旦你休息一段時間了,還是可以維持一小段低潮期,這是沒問題的,畢竟,你還是想要訓練對吧!」

現象六:不斷受傷

所有運動員最有過把自己的身體逼至極限,甚至超越到疼痛的情況出現。這不一定是不好的,這能使身體適應刺激與與進步,但是Harris認為,過多訓練的情況下,受傷的情形可能不斷發生。
一名運動員的腳踝受傷。

過度訓練容易導致運動傷害

© Shutterstock

「當努力投入訓練時,一點小暴躁是正常的,但太過努力的話,往往會發生無法預測的事。這時候你要比他們更早發現問題,並制止他們鍛鍊,而不是要他們繼續。」Hariis說。

現象七:一直生病

由於賽艇運動員一天進行三次訓練,有時在水中有挑戰性的條件下,Harris擔心過度訓練很可能導致生病。
賽艇運動員正參加比賽。

過度訓練會導致免疫系統下降

© Alexander Beer

「免疫系統下降,很可能是過度訓練的徵兆。」Harris說。
「如果你持續感冒、咳嗽或有感染的現象,這是自然的情形,因為他不可能像感冒一樣這麼快好。忽略他的話,很快就發展成更難治療的病,變成流感更慘。」Harris接著說:「就像一般受傷一樣,把握黃金治療期,才能有健康的身體。」

現象八:缺乏動力

Harris表示,「即便一般我們都喜歡訓練跟比賽,但當過度的訓練,可能會完全失去動力,或跟正常的個性不符。」
「在經過一周艱苦的鍛鍊後,這會使你處於痛苦邊緣。雖然是訓練中不可缺乏的一環,但你會發現,要下床走動變得很難。」Harris說。
Paralympian medalwinning sprinter and long jumper Kelly Cartwright in training.

Kelly Cartwright hits the gym in training

© Mark Dadswell/Red Bull Content Pool

「假使動力成為問題,我會和我的選手坐下來聊聊,並將重點放在他們的目標上。」他繼續說。
Harris表示。「我們採取一種短期的方式,並再次為他們找回可達成的目標。和教練討論重新設定目標,因為這本身就是個動力,其他人也會跟進這項投資。」

現象九:停止進步

過度訓練可能會造成另一個結果─高原效應。你的表現會停滯不前,雖然這種情況在不增加訓練強度下很常見,但也會在太過努力時發生。
Harris說:「你可以停下來觀察平常的表現,或是以基準點作為判別,而不是感覺特別疲憊或生病。」
單板滑雪運動員 Seppe Smits 正從教練那得到建議。

Seppe Smits 在教練的指導下磨練自己的技能

© Vaughan Brookfield/Red Bull Content Pool

「在剛剛提過的,一周瘋狂的鍛練之後的下一周,將會非常痛苦,你會發現你的表現是穩定,或是下降,但絕對不會提高。」Harris說道。

回到正軌:

若你對於這些狀況有了認同感,不用擔心,Harris在此提供一些方式協助改善。
Homero Díaz 和 Iván Ramirez 一起訓練

Homero Díaz 和 Iván Ramirez 一起訓練

© Jaime Fernandez Diaz/Red Bull Content Pool

1. 及早發現,及早治療。如果在減少動作後一周,情況並無改善,請立即就醫。
2. 從事耐力運動訓練時高度謹慎,讓身體保持一致性的隨時間挪動。
3. 設置靜息心律的機準點來調整自己的心律,才能在出現問題時及早發現。
4. 分析表現,使用數據或驅動程式,更清楚知道表現上升或降低。
5. 聆聽身體的聲音!多點休息時間,並適時與你的教練表達感受。